top of page

全書簡介

「一杯茶換一個故事」

  傳說中,《聊齋誌異》的故事是蒲松齡用茶換來的,他在路邊設茶攤,過路人只要跟他講一個故事即可免費喝茶,最後他將路人講的故事整理成冊,於是《聊齋誌異》就這麼誕生了。

 

  《聊齋誌異》,俗名《鬼狐傳》,是清代文人蒲松齡(1640-1715年)創作的短篇小說集,共496篇,完成於清康熙十九年(1680年)。

  

  「聊齋」是蒲松齡的書齋名,「聊」是「寄託」的意思,「誌異」即記述異聞,從書名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藉由這些故事寄託一些他的思想。故事內容曲折離奇,人物角色的形象鮮明、立體,文字中蘊含了蒲松齡的思想,有些篇章的文末會有「異史公曰」,傳達出故事的寓意。

 

  故事的主要題材可分為以下五類:

一、歌頌愛情類:描寫男女之間純真的戀情,女主角多半非一般人,而是花妖狐魅。

二、揭露社會黑暗面類:以故事中種種神奇的意象揭露官員貪贓虐民本質。

三、揭露科場弊端類:批評科舉制度的腐敗。

四、諷喻世情:運用藝術手段對不良世風極盡嘲諷。

五、異聞筆記類:分為鬼怪異聞和現實異聞兩類,除保持了傳說原貌,記錄民俗外,還有許多富於思想性與藝術性的成分。

© 2018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經典的智慧通識 第16組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