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〈夜叉國〉

     《夜叉國》,講的是一位徐姓的商人,乘船漂洋過海不幸遇到暴風雨,船翻,同行的人全落水身亡,只有他獨自乘著破船漂到一片陸地,即夜叉國。
     他發現一些長相怪異的人住在洞裡,手撕生鹿肉充飢。徐把帶去的臘肉煮熟給他們食用,得到了他們的讚賞。漸漸的,相處融洽,徐學會了他們的語言,當地人送母夜叉作為他的妻子,生了兩兒一女。
     一天,徐趁妻小外出,領著兒子乘船返回中國,取名徐彪。徐彪體形彪悍,十幾歲就能舉千斤重物。從軍後因作戰勇猛,升為將軍。日子久了,卻十分思念遠在夜叉國的母親和弟妹,於是,他乘船去找母親和弟妹。找到後把他們帶回中國。弟弟進學堂讀書,考上了進士,妹妹身體強壯能拉強弓,只是因種類不同,無人向她求婚。後來,她嫁給了徐彪的下屬袁守備。
     異史氏說:「夜叉夫人,真是罕見,可是仔細思量也不稀奇:每一家的牀頭都有個夜叉在。」

心得

     號稱「漁洋山人」的王士禎有言「姑妄言之姑聽之」,在聊齋中大部分的篇章中故事多為鄉野怪談、街頭巷語匯成;然而此篇《夜叉國》故事中所描寫的夜叉國,卻是蒲松齡根據唐代史書的記載經過文學藝術加工而成。北海(鄂霍次克海,唐時又稱少海)之北有流鬼國,在那之上便是夜叉國,今天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勘察加半島。而描寫為「長相怪異、手撕生鹿肉充飢」的夜叉便是如今信仰薩滿教,從事養鹿和狩獵的楚科奇人。
     有人說「歷史,除了人名之外,其他都是假的;小說,則除了人名之外,都是真的。」史實是黑白的,所見準確而冷硬;而小說是彩色的,環顧明艷而霧茫。唯有當小說家運用豐富的想像與精彩的刻畫,並合寫實篤定的歷史框架,在其中達成微妙的平衡、恰巧的共識時,成為好的故事。蒲松齡在這點上,掌控的非常好。

© 2018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經典的智慧通識 第16組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