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〈諭鬼〉
青州的石茂華尚書當年還是書生的時候,青州城門外有一個大水坑,即使不下雨也從來不乾涸。在這個大水坑旁被處死的幾十大盜陰魂不散,聚集起來為害百姓。經過大坑邊上的人常被鬼拉入水中。
一天,某甲遇到鬼的襲擊,正危險的時候,忽然聽見群鬼們四處亂竄,喊叫:「石尚書來了!」某甲把看到的情形告訴了石茂華。於是他用石灰在牆上寫下了告示:
你們居心不良,觸犯上天雷霆之怒。過去因圖謀不軌,遭到砍頭處死;現在應當迷途知返,懺悔生前罪行,或許能夠洗清罪惡、脫離苦海。但是,你們這些人生前已遭受過極刑,死後還聚在一起作惡。故意披頭散髮嚇人,施展惡鬼的凶悍;青天白日下行妖作惡,阻斷道路。你們三尺墳墓之外由人所管,而朗朗天地,怎能容你做惡?我現在正告你們,從今以後,你們要各自潛蹤斂跡,不要堅持作惡。異鄉的枯骨,才能安心地等待轉世輪迴;夢裡的靈魂,也才能重新踏回故鄉。如果你們重蹈覆轍,繼續害人,你們一定會追悔莫及!
從此以後,青州再也沒有發生鬼魂作亂的事,大水坑裏的水竟然也就乾涸了。
心得
志怪小說以奇幻情節聞名,而寓言故事以藏在故事背後的深刻寓意著稱。傳說《聊齋誌異》一書,為蒲松齡用一杯茶換路人一個故事,終集結成冊。乾隆年間,余集在整理《聊齋誌異》刊刻寫序,指出這部作品在「恍惚幻妄,光怪陸離」之中「托志幽遐」,有「微旨所存」。雖然這些故事出自於稗官野史,但從中卻可以看到蒲松齡埋下的深刻寓意。惡有惡報在課本中幾乎淪為說教,但在石尚書正氣凜然的檄文上,卻極有說服力。結局易料,道理難教。透過故事,這些陳腔濫調卻變成了極有穿透力的預言故事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