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〈瞳人語〉

  長安有一位讀書人叫做方棟,很有才名但輕佻、不講禮節。

  有一天他在郊外散步時,發現小馬車內坐著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,便看得目眩神迷,隨從的婢女憤怒的抓了一把泥沙灑向他,他的眼睛頓時睜不開,睜開後發現車和馬都不見了,且眼珠上長了厚厚的膜,怎麼醫都沒有用。

  他為過去的作為感到懺悔,開始打坐念經,堅持了一年後,某天他聽見眼睛裡有微弱的說話聲,有兩個比豆子還小的小人從方棟的鼻孔爬進爬出,經過兩三天,小人決定在左眼另闢出入口,於是眼膜上破了一個小洞,左眼恢復以往的視力,而兩個小人同住在一個眼眶中,同一隻眼睛出現了兩個瞳孔。

  從此,方棟更加檢點並約束自己的行為,獲得鄉里的讚美。

心得

  作者的敘述方式很生動、很有畫面感,可以想像有兩個小人透過鼻孔的隧道鑽進眼睛裡,爬上爬下的畫面,是一篇可愛、奇特的小故事。
  這篇故事隱約透露出濃厚的勸世意味,主角方棟因為愛好女色,喜歡尾隨在女子的身後,才會有如此怪異的事情發生在他的身上,而故事的劇情開始有所轉變,是在主角開始改過向善、打坐念經之後,也就是兩個小人出現時。透過這兩個小人,讓方棟重新看見世界,也願意約束自己的行為,甚至改變旁人對他的看法。
  我覺得這篇故事所要傳達的意思是,不好的行為會招致不好的下場,但如果願意改過自新,並且向善,會有機會遇到生命的轉機,就像故事中的兩個小人突然出現一般,而旁人也會看見這個轉變,並予以肯定。 

© 2018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經典的智慧通識 第16組

bottom of page